□
记者 金 彩随着省内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逐步揭开面纱,行业龙头企业去年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尤其令人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省内营收及利润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中,2022发展态势总体稳定,但挑战和压力仍然不小,特别是像洋河股份(002304)、华泰证券、恒瑞医药(600276)这样的优势企业,2022年报喜中有忧,未来如何保持高质量值得令人思考。洋河股份:营利双增难掩高库存下的内卷
作为国内知名白酒上市公司,洋河股份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4月25日晚间,洋河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01.05亿元,同比增长18.76%;实现净利润93.78亿元,同比增长24.91%。同步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150.46亿元,同比增长15.51%;实现净利润57.66亿元,同比增长15.66%。
尽管主要数据一片飘红,但洋河股份在一些关键细节数据方面仍然被诟病。 根据2022年年报显示,洋河股份中高档酒毛利率80.28%,同比微降1.00%。普通档酒毛利率为37.56%,同比降低8.76%。此外,洋河股份现金流质量也有问题,新浪财经鹰眼预警显示,洋河股份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6%,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76.19%,营业收入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变动背离。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利润比值为0.388低于1,盈利质量较弱。
近几年来,洋河股份高库存问题也饱受外界关注,从2022年年报来看,洋河股份的高库存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2022年底,洋河股份白酒库存量达到4.64万吨,同比增长5.13%,而这还是生产量比2021年同比下降情况下取得的。据一些白酒消费者反映,洋河酒现在并非宴请主流,抖客网,市场上假冒伪劣太多,只能选择其他品牌白酒。
除了白酒之外,洋河股份近几年一直致力打造的红酒产业也不理想,红酒库存增幅达到33.38%,洋河股份给出的理由是年末备货增加所致。但让人注意的是,洋河股份红酒生产量从2018年开始一直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从2018年的6300多吨降到2022年的2600多吨,销量也是直线坠落,完全体现不出洋河股份在白酒领域的江湖地位。如此糟糕的业绩,很难想象洋河股份的红酒产业还能玩多久。
对于2022年的业绩表现,洋河股份称,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上下同心克服多重压力,保持了“稳中求进、进中有优”的健康发展态势。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表示,洋河一直聚焦名酒复兴的发展蓝图,坚定推进“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规划,全力推动“酒产融合、酒城融合、酒文融合、酒旅融合”,打造一个世界酒旅游目的地和国际酒文化融合地。尽管洋河股份仍然表现出自信,但难以否认洋河股份确实遭遇行业内卷,洋河股份白酒营业成本增幅27.19%,高于营业收入20.04%,研发费用下降1.89%,广告促销费用增长26.28%。种种不乐观的数据变化态势为洋河股份未来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洋河股份唯有脚踏实地做好自身工作,苦练内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营难题,进一步追逐发展梦想。
华泰证券:营收及利润双降遭遇考验
数据显示,华泰证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20.32亿元,同比下降15.50%;净利润110.53亿元,同比下降17.18%。分具体业务看,在公司的经纪、投行、资管、信用及自营业务中,仅资管业务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余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自营业务降幅最大,同比下滑46.54%至60.26亿元。华泰证券在年报中解释称,公司机构服务业务下滑主要是受市场波动影响,投资交易业务收入下降;投资管理业务收入下滑则是受市场波动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及另类投资项目估值同比有所下降所致。此外,华泰证券的信用业务也因为融资融券利息的下滑而降幅明显,利息净收入2022年仅录得26.33亿元收入,较2021年37.51亿元减少了11.18亿元。资料显示,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为1123.47亿元,同比下滑18.41%。
受去年境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证券行业整体业绩短期承压。A股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上市券商共有27家。数据统计显示,这27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208亿元,同比下滑2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下滑28%。按营收规模来说,华泰证券位列前五,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成为仅有的三家净利润超百亿元的券商。除成绩单外,券商薪酬是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去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指导证券公司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年报数据显示,华泰证券2022年人均薪酬为62.97万元,同比下降28.90%,这一下降幅度也位居行业前列。相关人士指出,华泰证券作为省内乃至国内重量级券商,应该就业绩下滑引起高度重视,紧紧抓住全面注册制带来的新机遇。推动投行业务从传统的以资源为核心向以销售定价和交易服务能力为核心转变,未来投行业务打通企业一二级服务链条,成为以企业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
素有“创新药一哥”之称的恒瑞医药,2022年日子并不好过。受仿制药集采、医保谈判降价等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业绩承压。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75亿元,同比下降17.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06亿元,同比下降13.77%;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10亿元,同比下降18.83%。这是恒瑞医药自2000年上市以来,第二次出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的情形。
集采之下,恒瑞医药入围的仿制药收入进一步“收窄”。具体来看,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涉及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35个品种,中选22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4.5%。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个药品,2022年销售收入仅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6亿元,同比下滑79%;2022年11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的5个药品,2022年销售收入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2亿元,同比下滑48%。更为糟糕的是,在恒瑞医药产品结构中占比不小的麻醉业务收入同样出现大幅下滑。据年报,2022年恒瑞医药麻醉产品的营业收入约33.35亿元,同比下降32.15%。由于该产品当期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4%,麻醉产品的毛利率减少5.54个百分点至83.54%。对此,恒瑞医药解释称:“报告期内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日常诊疗业务量缩减,麻醉产品销售受到较大影响,影响较为严重的郑州、上海、西安地区产品销售下降明显”。
尽管恒瑞医药积极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但路程颇为曲折。公司年报称,2022年1月1日起,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硫培非格司亭、瑞马唑仑、氟唑帕利、海曲泊帕等多款创新药执行新的医保谈判价格,医保销售价格平均下降33%,加之产品准入难等因素,部分创新药收入增长较慢,个别创新药甚至全年销售金额同比有所下降。此外,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短期内影响了公司利润增长,但走出困局需要多长时间,恒瑞医药也很难说清。有医药行业人士分析称,在行业变革与竞争加剧等大背景下,恒瑞转型阵痛难以避免,随着公司人员结构调整逐步落地,精兵简政、提质增效方针逐步推进,意味着恒瑞医药管理体系逐步理顺,轻装上阵再出发。
原标题:【年报数据敲响多家知名上市公司警钟】 内容摘要:□ 记者 金 彩 随着省内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逐步揭开面纱,行业龙头企业去年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尤其令人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省内营收及利润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中,2022发展态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22241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